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63|回复: 3

什么都吃

[复制链接]

227

主题

460

回帖

4

精华

高级会员

太医令(从七品下)

积分
735
威望
97 点
资产
82715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11
发表于 2006-3-14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中国的“吃文化”[/U][/SIZE][/SIZE]
2 y& X. L$ @# N# E2 k: C

1 _; m# Y, c" s9 J中国文化是“吃文化”----这说法有道理吗?[/COLOR]6 s5 w+ M8 k5 ]: `
多少有那么一点道理吧![/COLOR]
( E+ A2 v6 I$ e  _7 l( z ; |/ K/ E- c8 ^" M
: I$ @1 Z$ x, N
且不去说西方,就说我们中国。
+ J3 a: t+ g8 [/ D$ _4 i说我自己吧。我今年在《中国青年报》周六“生活特刊”上辟了一个专栏,就叫“品味生活”。“品”是三张嘴,而且要嚼出味道-----连“生活”也要吃,还有什么不能吃不敢吃的?2 O  J2 o+ c% S9 W6 d7 z" I4 u) r: ]
但“品味生活”并非什么新鲜词汇,没有什么人视为奇特。3 C9 ]2 I1 g- s) P# z# Q7 O9 Z
(二)3 y' n% j0 c6 W
我们把生活里接触的人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人,一类是熟人。0 D( @6 V8 Z6 i' A* [! R5 N; K
生人,因为不熟,所以我们往往“不吃他那套”,他也对我们“软硬不吃”。
% b/ N9 m' o. z$ [熟人,因为熟了,所以我们有信心消化他,他也乐于容纳我们。
! R7 [3 Q# i% }; O- G9 H+ S“熟人好办事”,我们中国的传统菜肴中很少生鱼片那类的东西,我们总是把生的东西弄得烂熟和觉得好对付,一样菜如果“做生”了,那属于烹调中的败笔。
" k5 h7 ^; u6 R“一回生,二回熟嘛!”我们期待着互相视作熟人,彼此都熟,那就不仅“好说”而且相处“有味儿”,不至于“中看不中吃”。# V" g& O; w+ s3 G7 K
“熟人”相见,分外“眼青”----在备受青睐之时,也就相互要“吃”了!
$ i! I2 X2 l; y/ |: ?0 Q0 ^5 p5 [+ f(三)
( R3 E- \. @, {4 P8 O' [# ^遇见难对付的事,我们常慨叹:“真吃不消!”6 d8 t8 r* z( h- v8 X- X1 X9 T
棋牌赛中我们赢了对方的棋子或牌,很少说“我赢了你这个!”或“我取消了你这个!”一般总是说:“我吃了你!”) E7 a: l% ]5 e2 ]3 }; @1 q5 f3 G
费力时,我们说“吃力”;) v: J4 j4 y2 _5 l
受惊时,我们说“吃惊”;1 w8 U) K' j+ k& ~9 ^
受损失时,我们说“吃亏”;
0 `' P4 B5 ~: `9 X依赖原有功劳,我们说“吃老本”;
) Z9 N8 v& t) i3 i爱让人表扬,我们说“吃捧”;: o( W* M! T) ~
挨了批评,有时我们说成“吃了批评”;
: b" F, ^) X6 ~1 }9 t; b9 n+ P4 k受重视时,我们称之为“吃香”,受冷落则叫做“不吃香”或“吃瘪”;
, w7 f3 {9 L; \  ^% q混得开,我们称之为“吃得开”,混的不好自然就是“吃不开”;/ d+ l4 g) G5 P8 I; v9 D
挨了骂还不敢还嘴,我们就说是“吃骂”;
; U0 {# g- F- t* ~形势不好,我们说“吃了败仗”;+ N& b+ V0 g2 w2 [; S9 l/ Y
被刀砍我们说“吃一刀”,被箭射我们说是“吃一箭”,被枪击我们说是“吃一枪”、“吃黑枣儿”或是“饮弹”;* P. b- D& G7 B1 N7 k3 v& S; T* Q
足球场上运动员犯了规,裁判给了他警告或罚他下场,我们中国人说是“吃了一张黄牌”或“吃了红牌”;
* ^$ c; t& ~% e工厂订货量不够,我们说是“吃不饱”;
7 G- y, |2 `! S0 O% s# h对问题心中无数,我们说是“吃不准”;( `/ N! `& T' R0 R
卷入诉讼,我们说是“吃官司”;
; y7 G8 ?6 V5 v0 n! \当中间人拿佣金,我们说是“吃回扣”;; G1 I4 E6 T& C. W" a
女子长得漂亮,那麻烦了,我们不说“秀色可赏”,而说“秀色可餐”;: Q; S: |5 ^& s  ~
想占有一样并非食物的东西,我们也说是“垂涎三尺”;5 O# l+ ]7 o+ ]) W, ~
肯定一样并非食物的东西,比如文章、节目、绘画……..我们也说“很有嚼头”;" |. G( w8 r8 g  ^* B$ f, j
有技术,生存能力强,我们说是“一招鲜,吃遍天”;
2 H' G* Z3 \) c0 [5 W0 `5 d汲取教训,我们说是“吃一堑,长一智”------细想这话最怪:“堑”怎么个吃法呢?
9 z. I$ p: t3 n6 M
1 b% u# P% m# D2 o/ k7 A(四)6 @8 ~- Q1 X; g5 T# H' Z3 Y/ R
$ w  N: a$ k. u7 @& @: V' @
会吃是中国人的美德,不会吃则被人看不起,甚至构成奚落骂人的话语,1 Z( R6 }( {6 y1 H( b
如:“吃饱了撑的!”& V& T$ H& ?0 D* c
“别含着骨头露着肉的!”
* e& r% c, F, v; b6 E* x/ H4 r“别贪多,嚼不烂!”) d1 D( F: ?& c. t
“吃了枪药了吗?”. D# S- ~. H, h- q: z) Z+ `# C9 B7 t
“吃了豹子胆了还是怎么的?”& o  E2 Y( k7 |4 \) T: E0 j6 j/ y
“才吃了几碗干饭!”
9 y) h( f1 I1 u3 N& l“让你吃不兜着走!”
& Z5 n  [$ f5 q9 J“别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
, m  d* y6 x. J2 a. F! r“你这吃里扒外的家伙!”  F* I7 Z/ E( D/ [0 w
“什么腥的臭的你都叼!”& y  D& X" t1 l" r9 a# ]
“狗改不了吃屎!”& b1 t9 F1 N6 z5 X- n8 Y  ~

5 K  N2 s* i8 ]0 w7 p
. P! V" g3 D- v% x; H- v(五)( J5 B, u/ V  A5 f1 m
! f& `& W4 c4 F' W( J' i6 C
7 `" R0 s; l" e
中国的批评家都是吃家,1400年前的那位钟嵘写的《诗品》,就开创了3张嘴吃作家的先河。所谓批评其实就是“品味”,他们动不劝说什么作品“有味道”、“品味高”,要么就是“没有味道”或“味道”不够“醇厚”,“淡而无味”、“品位低”或简直“乏味”;他们总喜欢作品“有血有肉”,喜欢“成熟”,赞赏“独特的风格”,而且最好还是让他们“品”完了还能“余味无穷”,可供他们“回味”。在中国批评家的评论文章中几乎不可避免地要出现许多与吃有关的语汇,即使是一严重病的批评家,亦难免俗,难怪有的作家一想到批评家,眼前便现出一排厉厉的牙齿来!$ c4 l7 ~' n- V
8 L! f' S- O# z6 e! P  w- @; \% }

0 ?6 K' D# J  |3 @+ ~(六)2 t+ j1 c0 _4 v
; |7 [! u2 Z9 ~) V8 z, D" u# A

0 S5 g4 z8 h& N5 x中国人常说:不要因噎废食,我这小文让你噎了几下吗?不要理我,请照吃不误![/COLO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216

主题

588

回帖

5

精华

高级会员

四门博士(正七品上)

积分
875
威望
178 点
资产
17051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27
发表于 2006-3-14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我读过以后就很自然地想到了戍楼人的那篇\"关于营养的回归\",觉得风格很像啊
  w7 O% g  T/ T1 b7 R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觉得
[CENTER]分离不代表忘却而是更想念 这算承诺还是诅咒?[/CENTER]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7

主题

460

回帖

4

精华

高级会员

太医令(从七品下)

积分
735
威望
97 点
资产
82715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11
 楼主| 发表于 2006-3-19 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吗?我去看看
[/COLOR][/FONT][/SIZE]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

回帖

0

精华

新手上路

布衣 二级

积分
2
威望
11 点
资产
-19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3-20
发表于 2006-3-20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受益!好久没看这类文章了.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4, 2025-4-22 10: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