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95|回复: 0

智商的误区

[复制链接]

244

主题

849

帖子

24

精华

超级版主

宣德郎(正七品下)

Rank: 8Rank: 8

积分
1168
威望
283 点
资产
4462724 金币
注册时间
2006-2-3
发表于 2006-8-20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智商的误区% R! ?# h' C" B3 f( p
6 P% h6 \" x" @5 `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对智商(智力)有一种迷信,就是认为智商(智力)对一个人的成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可是根据我的观察,我认为一个人的智商远远没有其慧商重要。一个智商高的人可以被称为“脑子快”的人,但并不能被称为“有思想” 1 Q: u# m6 L$ x8 S8 y
的人,相反,他很可能愚蠢无比;但一个慧商高的人便可以被称为“有思想”的智者,他的脑子也许转得不够快,但是,他很少会犯愚蠢的错误。2 L, e) c) I: x- N/ n
: [: l, y7 ^, C! Z; q% G
  智商就是 IQ(Intelligence Quotient的简称)。通俗地可以理解为智力,具体是指数字、空间、逻辑、词汇、记忆等能力。某种意义上智商就像电脑的硬件如CPU,一个智商高的人在短时间内能够做很复杂的事情。就像奔腾级、迅驰级的CPU能够运转windowXP这样的大型软件,而386、486只能运转DOS之类的小型软件一样。. ?+ ^. b# d% x. e% F$ I9 h# d
* o- F4 _8 a, k/ P; E$ d" r4 A  D- g
  我们在校学习期间,除了学习知识外,会花大量时间在智商训练方面。学数学来锻炼数字计算、空间想像、逻辑推理能力,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等锻炼词汇、记忆能力。高考,可以说就是对人们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大检阅。
& l# _) _+ B, r' x) W6 D$ t7 @& s& d# w6 S4 M
  由于考试是限时进行的,对人们短时间记忆、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高智商的人在考试时特别占便宜。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如果一个人有个好记性是让大家非常羡慕的事情。因为大部分考试考查的内容有一大部分都是需要牢牢记住的东西。所以对于考生来说,记忆力好是高分的基础。如果有了好的记性,好的运算能力,好的语言能力,如果你再用功一些的话,考上好大学不在话下。
2 X+ K/ z- g2 Z) l% R: W, E/ T* |* H. x. t8 t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智商的用处到此为止。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高智商的用途是非常有限的。只有极少数领域需要高智商。比如棋类运动就相对来说比较需要高智商。但是,他们对智商的需要也不是不着边际的。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的测试,国内最好的棋手之一常昊的智商是138,有世界围棋第一人之称的李昌镐智商是139,他们的智商属于优秀水平,但没有达到天才级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大于140属于天才)。看来,即使最需要动脑筋的棋类运动对于智商的要求也就是够用即可,并非高到离谱。
% k) L% G4 F2 x' }
) \! C& Y0 d; m. d) P( P# m5 ^  还有一个领域好像特别需要高智商,就是科学研究。但是,我相信这个领域对智商的要求不会高得离谱,起码不会超过棋类运动员所需要的智商。那么,从事科学研究有没有一个智商要求的底线呢?' Z2 a, o9 B* m2 Q
! H' [4 `2 Y% X9 E) c  G  \% K3 d
  这个问题好像没有定论,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一些科研工作者的说法。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说过:“搞数学无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近代“控制论”奠基人,大数学家维纳在自传中说,和他幼年同时被称为神童的三四个人,由于不勤奋上进,以及其他条件等多种关系,长大后都无所作为;相反,有些人幼年时表现平凡,但由于后来的勤奋和环境的熏陶,最终成为科技史上的伟人。& g. q/ Y: p% O# a# U' J
2 f( k0 g# k3 Q% ]+ d/ X' ^, ~7 z
  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这样的研究,就是列出各行各业所需智商的底线。我想,真有这样的底线的话,棋类运动员应该要求最高,可能没有优秀以上的水平不行。而搞科学研究的人呢?我想中等水平就可以了。6 @2 ]/ O2 H. X2 {: E7 F5 b$ s
# ]! N# H3 |3 H+ m% x7 M
  那么,在这两大领域之外情况如何呢?我想绝大多数行业对智商应该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达到及格水平即可。' Y. Y! y2 D% Q. m

# n: m" u  I) F( M  先说说政治这个行业,在美国当总统就不太需要高智商,比如小布什就经常被嘲笑智商低。美国宾州罗文斯坦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他的智商是91。老布什只比他略高,为98。5 H+ N5 l8 J9 Q. {5 f' `8 ^

$ l5 S$ L1 u* B- O" \$ @* k  智商91和98是什么概念呢?根据英国和芬兰科学家做了一项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智商最高的人群是中国、新加坡、韩国和日本的国民,他们的平均智商高达105。其次聪明的人群分布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他们的平均智商是100。也就是说,小布什和老布什的智商要比至少一半中国人和至少一半美国人都要低。就是这样一个低智商的人,照样能当上总统,能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可见在美国,起码在政治领域,对高智商似乎并不迷信,人们更多看重的是政治家的个人魅力。8 a4 A" |9 v! M# X/ _

! O. C7 f- h; Y( V2 U  说完政治界我们再看看经济界。我们看到中国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很多都是小学文化的,美国富豪也有小学文化的,比如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很多大学生都听说过新东方学校的创办人俞敏洪,老俞的智商也不是很出众,当年他考了三次大学才考上。! C, P) c  [3 A5 I4 u1 e

- P; F+ C4 x# m- y7 f4 w% f# j  也许我们看看世界巨富巴菲特的谈话,会对这个问题有更深的认识。美国《福布斯》杂志最近公布的全球200名亿万富翁中,沃伦·巴菲特列第三。当记者问:“你是如何走到现在这一步,成为比上帝还富有的人的?”巴菲特答道:, n  ~: ]; B- e! K) O1 t

! O8 t4 S/ W6 Q+ I  我怎样走到这一步说起来也很简单。我的成功并非源于高智商,我相信你们听到这一点一定很高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性。我总是把智慧和才能看作是发动机的马力,但是输出功率,也就是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则取决于理性。那么,为什么一些聪明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却不能获得他们应该得到的结果呢?这涉及习惯、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因素,涉及行为是否合乎理性,是不是自己在妨碍自己。就如我说过的,这里每一个人都耆心芰ψ鑫宜龅娜魏问虑椋踔磷霰任叶嗟枚嗟氖虑椤?/P>
! y& ~) B- ]- t, H. }3 n1 q# `1 V: m# Y4 w
  (引自2003年8月《环球时报》)
7 L/ {9 _. Y5 i# q, @. `& L
; m/ Q& K  y/ s0 |; P0 K  至于文化、音乐、体育、演艺等领域,对智商的要求应该不会超过政治、经济等领域。8 C; w% E# W" d
/ N7 r! m: Z& O
  由此可见,智商其实并不如我们通常认为的那么重要。世界上的职业成千上万,对智商要求高的行业却屈指可数。对多数行业来说,你的智商只要正常就可以。那么,智商正常是什么概念呢?据一项调查表明,人的智商(IQ)分布呈橄榄形:1 w3 T' J1 e+ @% u# ~

$ W9 }: k; G! o  智商在140分以上(天才)的,只有人口的1%;' m: _0 g& D+ I9 {/ [9 j( I. `+ u
' J; N. F9 [/ Z; y! l
  智商在120—139(优秀)的,占人口的10%;+ R3 g/ F& Q3 |( `

0 s- s7 V1 f; m' t  智商在110—119(中上)的占人口的16%;+ ^& W* @/ j  D1 O9 x! Z# H
, S3 j% k0 \4 S  n
  智商在90—109(中智)的,占人口的46%;9 m9 Y) _. Z0 \" a3 W0 q

9 w1 I: D! |, Q  智商在80—89(中下)的,占人口的16%;0 U- n- z: M0 K+ _

2 F' S5 F) w! g/ _! S4 ~  智商在70—79(临界智力)的,占人口的8%;# [# ~9 t9 j  w7 n4 `  Y

& x% [+ ^- ?& x4 @  智商在70以下(智力低下)的,占人口的3%。  H& L, O) V( _9 @  i0 k

' Z0 f8 \$ I- ?; G! n8 X1 J    3 }3 S4 D6 R- F5 |. J3 h$ Z5 p
' Q6 }$ m! m! s7 V4 X4 Z
  这项调查告诉我们,天才和傻子都是少数,绝大多数人的智商都在正常水平,也就是说,在够用的水平。所谓够用可以借电脑“CPU”形象说明。如果你拿电脑只是上上网,写写文章,我建议你只要弄一个速度一般的CPU就可以了,没必要用最高档的奔4、迅驰等等。
4 {& O: ^9 I7 l+ h1 U0 ~+ |3 u( t, ^& w
  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下刘亦婷早期教育的神话。" I9 ]1 C( U" O7 d% n: u+ Z- v3 `" s

2 A. S5 E- C4 R9 _$ _  我第一次给婷儿测智商的时间是1984年2月中旬,婷儿差一个月满3岁,测出的智龄为5岁4个月,智商为183。凡是语言能力方面的测试题,3-7岁全部通过;常识方面(如“玻璃和木头有什么不同?”)2-7岁的题绝大部分通过;7岁的7道测验题只有一道“倒数三位数”的题做不出来,还有一些4-6岁组需要小肌肉的题(如画图形、系绳结等)不能通过。
4 ^/ j, i; z% }. C
& @7 z7 P/ A& e0 x; M; Q6 w  这个结果已经够让人振奋了———据心理学家调查统计,在3岁时,一个心理年龄“早两年”的儿童是绝顶聪明的,5万人中才有1个!% z: ?: P7 L6 x

1 ^: N1 V2 q: {5 V. P! f; {+ n  (引自《哈佛女孩刘亦婷》增订本 第67页). T" p' z; W+ M# U7 ?4 p/ C& b

2 n( {0 V* Q* b4 n: Z# x! u! f) f3 K  这段文字成了刘亦婷家长对刘亦婷进行早期教育获得成功的证据之一。他们的早期教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先来溯本求源,看看刘亦婷在3岁时进行的智商测试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看看刘亦婷真的如其家长所说,“绝顶聪明,五万人挑一”吗?王小波说过,“根据我的人生经验,假如你遇到一种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又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或许刘亦婷的家长应该好好揣摩一下王小波这句话。8 J& P! r1 M1 f2 v7 D

4 e4 J- H4 `" ?! W, z  《牛顿———科学世界》上刊载了一篇题为《智商的误区》的文章,对智商测试的起源做了介绍:: y& }( @% g1 B3 f

# M/ b. i6 h- c# A+ L5 T# d  在1904年,比纳被法国教育部要求研究一种办法鉴定那些学习能力有问题、需要特别辅导的小学生。或者说,要找出一种鉴定学生智力高低的办法。这时候,比纳已放弃了从大脑形态鉴定智力的努力,而改用测试办法。他发明了一套与功课的内容没有关系,只测试学生的推理能力的试卷。到1911年比纳去世时,他共发表了三种智力测试的版本。1905年发表的第一版只是把测试问题按从易到难排列。在1908年发表的第二版中,比纳把这些问题按“心理年龄”排列。他设想,对每一个问题,智力正常的小孩要能够回答的话,最少要有多少岁,这个年龄被当做“心理年龄”。受测试者从为最小的心理年龄设计的问题开始测试,难度逐渐增加,与受测试者所能回答的最后问题相关的心理年龄就是这个受测试者的心理年龄。受测试者的心理年龄减去其实际年龄,即是其智力水平。如果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说明未达到同龄人的学习能力水平,那就需要特别辅导。在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斯登(William Stern)认为,将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更能准确地反映智力水平,“智商”(IQ)由此诞生。
9 u, Y1 W6 g7 S3 x0 Y8 E
& ?% a* }: {6 o  但是比纳本人很清楚,他发明的这套测试,并不是真正在测量智力,“因为智力的好坏是不能叠加的,因此不能像测量线性表面那样地测量。”换言之,智力是一种极其复杂的、多样化的现象,不能简单地以一个数字来表示。而且,比纳也很清楚,这套测试所设定的所谓“心理年龄”,只是许多测试者的平均结果,并不代表一个真正的实在。在去世的那一年,他警告说:如果根据测试结果说一个8岁小孩有7岁或9岁的智力,那只是一种简单化的、主观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导致其智力测试是真正在测量智力的幻觉。总之,比纳测试只是一种实用性的测试,目的是为了发现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儿童,并不是真正在测量智力,也不用于对正常儿童划分智力等级。那些被发现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儿童,也不一定是天生如此、不可改变,通过特殊的训练有可能提高其能力。
  I, A2 Y( L- N3 B% E0 ?8 k6 b, a% w: L% m/ z3 ]% ]+ c( L
  刘亦婷3岁时做的这个智商测验正是比纳发明的智商测验。而刘亦婷家长宣称的刘亦婷“绝顶聪明,五万人里挑一”正是这个发明人所担心的。他警告说,“如果根据测试结果说一个8岁小孩有7岁或9岁的智力,那只是一种简单化的、主观的说法,容易引起误解,导致其智力测试是真正在测量智力的幻觉。”这是因为,比纳测试只是一种实用性的测试,目的是为了发现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儿童,并不是真正在测量智力,也不用于对正常儿童划分智力等级。& H, C3 ~) N, |1 B
0 e8 E: Y: I: w7 {
  所以说,刘亦婷3岁时进行智商测试拿到的高分,只能说明她在3岁时的学习能力比同龄儿童要强一些。而她之所以比同龄儿童要强一些,是因为她过早地进行了数字、语言学习的结果,而并不能证明她的智力就比其他人高出多少,比别人聪明多少,因为智力实在是一个太过复杂的东西,几乎是不可测量的。
' y3 X6 g- H1 Q" u& E0 G1 ~* U! J+ B
& z& h: H7 I# @0 `/ ^. C  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智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对于智商测试的质疑也越来越多。最大的质疑是,难道创造性和想像力不算智力吗?《智商的误区》这篇文章还写到:
: X4 U- R. D/ w, a8 W1 u6 E0 ~' c/ B) C- K5 F( S( G8 c) v6 K8 z
  什么是智力?智力是极其复杂的现象,不论是从科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都没有人能对智力下一个能被学术界公认的、恰当的定义,更没有人能够提出一个关于智力的理论解释极其多样的与智力有关的种种现象。有些人有很强的分析、推理能力,却缺乏想像力;有些人数学能力很差,但是语言能力很强;有些人言语迟钝,但是思维反应敏捷;有些人学习能力不强,但是却善于处理社会关系……如何能够客观地判定这些具有不同的能力的人的智力高低?又如何能够对具有丰富的内容的智力做线性的数量排列?许多学者把智力定义为学习能力,但是学什么呢?数学、语言、图像识别、音乐、绘画、处理人际关系还是野外生存能力?智商测试以及当代其他学习能力测试所测量的,只是数学、推理和语汇能力,这最多只能说是智力的一小部分。但是智商学派却认为智商测定的是正常人必有的普遍智力。0 `4 z: s5 H3 C2 F! \7 y0 M6 t) E

' f; t* l8 R9 E+ X  根据一项研究,我们一般所指的IQ实际上只是学习知识时所显示出来的学习能力,可谓之“学业智商”。然而随着个体学业结束进入研究领域,取而代之的评价标准是“创造力”。另外,智力测试通常由三部分内容组成:语言、数字和图像。然而,智力的全部内涵要远远超出这几项,它包括记忆力、敏感性、逻辑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观察力等,哈佛大学一位教授认为,人有音乐、语言、空间、数学、运动、个人心理调节、人际关系等7种智能,目前的智力测验是不可能全部测试出来的。& X" v4 [! l% `- D
4 D' a, e  |9 }' t6 K4 a
  正因为智商测试无法准确测量一个人的智力和聪明程度。所以那些所谓的“早慧”者、“神童”往往到了成年,到了研究领域便泯然众人矣。& `6 C1 n% A9 S) O7 s( h" O* p" U) u

0 }/ s+ J% G- C  比如,韩国当年的神童金雄镐曾一度闻名世界,他2岁就已会读写2500个汉字,10岁时IQ高达210。当时他踌躇满志地对记者说,“我以后会当总统。”但是据跟踪报道:作为成年人的他已经是一个很平凡的青年。
" C2 o+ |7 A# O- s2 U# c4 s% h7 D5 Q7 j( y4 z( I$ d
  其实刘亦婷的经历也说明了这点。刘亦婷3岁时据说“绝顶聪明,五万人里挑一”,可她上学后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8 w  M- W& T& X9 }3 d1 V- |' w3 s0 O+ n- H+ z! s
  小学四年级下学期转学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婷儿从转学前的第一名变成了这个班里的第17名,验证了“天外有天”的话,她坦然接受这个事实,期末又冲到了前三名。考成都外国语学校的时候,婷儿小学毕业成绩是年级前几名,初中入校成绩却是120人中的第89名,我们和婷儿都为拥有这么大的上升空间而感到高兴。初中阶段婷儿的成绩常在1—10名之间波动,高中阶段常在1—5名之间波动,她总是乐观地说:“波浪式前进才符合规律。”拥有这种心态,学习竞赛就是你追我赶的快乐游戏。
& O. Q% D+ g0 o; R3 [. \% y) Z. A1 Z/ v/ |+ I6 T
  看着刘亦婷在学校里的成绩,班级里的17名,120人里的89名,1-10名之间波动,再想想她“铁人”一样的学习状态,说实话,真的难以让人相信,这是一个“智商达到183,聪明绝顶,五万人里挑一”的超级天才。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刘亦婷所谓的成功的早期教育,对她日后的学业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呢?我们甚至可以这样假定,是其家长严格执行的“铁人计划”,才真正促成了她学业成绩的提升。6 m* e, \3 n: q+ G

6 l3 Z* S8 J  @8 k5 E1 j4 t  其实,即便是那些比刘亦婷学习能力高出许多的高考状元,也仅在考入大学的时候风光一时,却在毕业之后泯然众人矣。因为这些人除了在学习、考试、棋类比赛等少数领域能够显示出比较优势外,在其他领域跟别人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既然在同一起跑线上,大家机会均等,高考状元泯然众人矣就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
古人曰:忠、孝、义、勇、信、德、诚、容、仁一种语言的空间分布是衡量一个文化集团命运的尺子。如果该文化集团兴旺发达,则其使用的语言就会在地理范围上不断扩大,反之,则会缩小,甚至终于灭绝。
加拿大伦敦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伦敦华人网

GMT-5, 2025-2-23 0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